一
北厍位于吴江市东南部,距吴江城区25千米。东与芦墟的汾湖湾、高新等村交界;南临汾湖、太浦河;西连黎里的华莺、大联村和八坼的联盟村;北依三白荡、元鹤荡以及金家坝的梅石、银杏等村。北厍属中纬度北亚热带季风区,四季交替有序,雨量充沛,日照时间充足,气候温和,冰雪不多,全年无霜期长。年平均气温16.7摄氏度,降水量1223.8毫米,年平均无霜期226天。
北厍,原称北舍,清同治年间改称北厍。清宣统二年(1910年),北厍始称镇。民国元年(1912年)北厍为乡。民国18年,北厍归属第六区(莘塔)。民国29年,归属芦墟区。新中国成立后仍属芦墟区。1954年北厍镇改称北厍乡。1956年3月,芦墟区与黎里区合并为芦墟区,区政府设在北厍。1957年10月,芦墟区划为4个乡,北厍为4乡之一。1958年9月,北厍人民公社成立。1983年,恢复乡建制为北厍乡。1987年1月,北厍撤乡建镇,下辖28个行政村和6个街道居委会。2001年起,行政村和街道经历多次调整。2003年7月,北厍镇下辖11个行政村、1个社区居委会。2003年12月,撤销北厍镇,原行政区域与黎里镇合并为黎里镇。
2003年,镇域总面积49.13平方千米。全镇10312户,总人口27243人,其中非农人口6667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555人。当年度出生193人、死亡238人,自然增长率为-2.33‰,计划生育率100%。全镇农民人均年纯收入6808元,职工人均年收入9736元。
二
北厍历来种植水稻、三麦和油菜,水产资源丰富,是典型的江南鱼米之乡。新中国成立前,封建的土地所有制制约生产力发展,抗灾能力差,农作物产量低。新中国成立后,农村经历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运动。农民依靠集体力量,平整土地、开河挖渠、修筑圩堤、联圩建闸,实行机电排灌。1958年,水稻亩产274千克,三麦亩产55.5千克,油菜籽亩产28.15千克。1983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是年,水稻亩产465.85千克,三麦亩产217.45千克,油菜籽亩产97.8千克。1995年,在进行第三次粮田调整时,北厍镇推行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出现种粮大户。1996年,全镇签约的种粮大户70户,承包农田3790亩。
进入90年代,农村逐渐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加大水利建设力度,推广“新农艺、新农机、新品种,新肥药”,促进粮食生产的发展。2002年,水稻亩产592.5公斤,三麦亩产160.8公斤,油菜籽亩产105公斤。
北厍渔、农民结网捕鱼,养殖鱼虾,历史悠久,并以外荡养殖为主。90年代开始,随着罗氏沼虾、南美白对虾等特种水产的引进和推广,鱼池养殖得到发展。2002年,水产养殖总面积19338亩,水产品总产量4810吨。农村家畜、家禽的饲养和蔬菜、林果生产经过产业结构调整也得到发展。
2003年,全镇耕地面积13994亩,粮食总产5342.5吨,油菜籽总产496吨;出栏肉猪15000头,出栏家禽9万羽,出售蔬菜瓜果1191吨;水产养殖面积17370亩,水产品产量5010吨。全年农副业总收入17809万元。
三
新中国成立前,北厍的工业仅有米行兼营的大米和油菜籽加工的手工作坊和工场。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私营工业、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成立国营北厍米厂。60年代中期,出现造船厂等队办企业。70年代,社队工业得到发展,先后创办北厍农机修造厂、北厍砖瓦厂、北厍服装厂、北厍建筑社等企业。1977年,全公社工业产值123.38万元,利润15.27万元。
80年代起,北厍的乡镇工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至90年代初,北厍已形成苏州达胜集团、江苏利康集团等6大集团企业。1995年,江苏利康集团被农业部评为中国乡镇企业出口创汇十强企业。是年,北厍镇被评为江苏省农村综合实力百强乡镇。
1996年,全镇有苏州科达电梯集团、吴江隆邦集团、吴江医疗保健品总厂等14家上规模的镇办企业,吴江第三轧钢厂、纺织浆料厂等81家村办企业。涉及制鞋、医保用品、丝绸服装、机械制造、化工助剂等行业。其真丝绸时装、皮鞋、医用手术巾、色织涤棉布、针灸针等产品远销日本、美国、法国、英国等国家。是年,全镇工业总产值13.568亿元,上缴税金1.52亿元、利润1630万元,出口创汇4.94亿元。
此时期,铜字制作行业在农村悄然兴起。铜字制作生产始于浮楼村,在浮楼村的影响下,新珠、大义等村亦相继加入此行列。随后,铜字制作向其他村扩展,并逐渐形成规模。90年代中期,全镇已有数十家从事铜字制作安装及装饰制品工厂(作坊),从业人员数千人。铜字制作已成为北厍的新兴产业,被誉为“铜字之都”。
1997年10月起,镇村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逐步展开,全镇镇、村两级133家集体企业先后完成改制工作,转为民营企业。与此同时,民营经济得到发展,吴江富川鞋业有限公司、苏州科达液压电梯有限公司等一批民营企业相继成立,其中以制鞋业发展为最快、最多,全镇形成苏州腾泰鞋业有限公司、苏州珍字鞋业有限公司和吴江东新鞋业有限公司等40余家专业生产皮鞋的企业,被誉为“皮鞋之乡”。
2002年,全镇有工业企业218个,涉及制鞋、化工、金属轧铸、纺织、服装、医疗器械、电梯制造、净化钢构件等行业。是年,工业总产值17.386亿元,实现利润6656万元,上缴税金7588万元,从业人员12895人。
四
新中国成立初,北厍镇区总面积仅0.14平方千米,以东西走向的市河为架构,形成一河两街的格局。街道路面以石条、方砖、碎石为主,市镇建设相对落后。80年代后期开始,市镇建设逐步得到加强,镇区逐渐向东西南北延伸,修筑新路,拓宽改建旧道,镇容镇貌日新月异。至2003年,镇区新建厍星路、新厍路、育才路等12条主干道,拓宽改建文化弄、小园里等16条通道;新建、改建9座桥梁;新建政府办公大楼、集市贸易中心、北厍中学、北厍小学等公共建筑;建成达胜公寓、西鹤新村等9个住宅小区,镇区总面积增至2.13平方千米。镇区通往农村及村际道路14条,总长25911米;新建钢筋水泥桥梁6座。
北厍集镇居民和农民都依水而居,生活用水历来取自河水或自家开挖的井水。1986年,北厍乡创办自来水厂,镇区居民开始饮用深井自来水。1995年,日产3万吨级的北厍自来水厂第一期工程竣工投产,主要供应镇区及元鹤、东方、梅东、朱家湾等村。此时期,东浜、川心港等村纷纷自筹资金建造小型自来水厂,以解决村民用水。随着镇自来水厂第二期工程的完工,供水延伸至各行政村。
五
水乡北厍,湖荡星罗棋布,河港四通八达,交通、运输全仗水路。轮船、航船和农船是主要交通工具。1966年,过境北厍的青平公路通车。1979年,(北)厍(黎)星公路修筑完工。1990年,松(陵)(北)厍公路建成并交付使用。北厍与上海、苏州、杭州等地联成一体,使人员流动、货物运输更为畅通便捷。2002年,全镇拥有载重汽车145辆,轿车1259辆,三轮载货车130辆,摩托车3460辆。
1952年,北厍乡建立邮政代办所。1958年10月,更名为北厍公社邮电所。1985年,组建吴江县北厍邮电支局。1986年秋,北厍邮电支局大楼落成。1998年3月,全镇安装固定电话机总数5743部,北厍镇实现电话镇。是月,开通窄带综合业务数字网业务(俗称“一线通”)。1998年9月4日,北厍邮电支局的邮政、电信分营,分别设吴江市邮政局北厍邮政支局和吴江市电信局北厍电信支局营业处。2002年底,全镇已安装固定电话(单机)11713部,互联网上网用户350家;收发的信函70216件、包裹4404件、特快邮件7740份,汇入款项11700笔、兑付款项2628笔。
六
北厍湖荡环镇,盛产大米,水产资源丰富,利于商贾贸易兴起。民国年间,集镇的米行、鱼行、酒酱、南货、鲜肉腌腊、国药、棉布丝绸、百货等90余家大小商铺分布在市河两岸。至解放前夕,北厍镇有各类商店百余家,经商者126户,从业人员314人。其中益泰米行、朱大昌鱼行、鲍大胜酱园、新昌南货店、袁万顺鲜肉店、生生堂药店、恒大棉布店等商店小有名声,并具有一定规模。
1956年,政府对私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私营商店走上合作化道路,集镇有商铺91家,从业人员149人。
1959年5月,吴江县北厍公社供销部成立。1962年4月1日,组建北厍供销合作社。全镇形成以供销社商业为主体,集体商业为辅助的商业体系。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个体商业得到发展。
1983年12月,北厍乡组建集体商业总店。1984年7月,北厍集体商业总店更名为吴江县集体商业综合公司北厍商业分公司。
80年代后期起,随着经济发展,镇区拓展,商业网店开始向南、向西和向北发展,逐渐形成育才路、厍星路、新厍路等商业街。此时,上海华联、如海、联华等超市相继落户北厍。2002年,全镇经营五金、百货、鞋袜、服装、旅馆、理发、手机、医药、粮食、餐饮、瓜果等便民商店和铜字装潢材料商店757户,从业人员1494人;农贸市场销售水产品、肉类、禽蛋和蔬菜的摊位107个,从业人员314人;小商品市场内共有各类商铺143家。
2002年8月,北厍供销社集体资产置换和职工身份置换的双置换工作结束。2003年1月,北厍商业分公司实施体制改革,转制后,北厍所有商店均由个体经营。
七
北厍历来重视教育。清光绪年间,北厍开办私塾和新式学堂。民国时期,开始兴办国民学校。民国37年(1948年),北厍地区有国民学校11所,私立小学1所,私塾15所。
新中国成立后,北厍的教育事业迅速发展,农村纷纷开办小学,公社开办农业中学和北厍中学。60年代,出现一些耕读小学和“戴帽子”初中。70年代又创办农业业余大学。1985年,全镇有完中1所、初中6所、成人教育中心校1所、小学25所,学生3488人。
1993年1月,北厍镇通过省教委九年制义务教育达标验收。
1996年起,北厍镇开始逐步撤并村校和村幼儿园。是年,政府投入200万元易地新建北厍中学。1998年,政府投入100万元扩建中心幼儿园。是年,北厍镇通过江苏省教育现代化乡镇验收。
2002年,北厍中心幼儿园被江苏省教育厅评为江苏省示范性实验幼儿园。2003年,北厍中学被评为江苏省示范初中。
2003年,全镇有幼儿园15所(镇中心幼儿园1所,农村幼儿园14所),入园幼儿581人,专任教师30人;小学4所(中心校1所,村校3所),班级50个,学生2139人(中心校1874人,村校265人),专任教师121人;初中1所,班级24个,学生1086人,专任教师81人。
八
北厍文化底蕴深厚,历代文人,颇多文章著作。满门风雅的分湖叶氏,全家所作诗文集《午梦堂》为中国文坛增辉,柳亚子为诗坛巨人,名闻中外。
新中国成立后,文化事业得到发展。1964年4月,北厍公社文化站成立,群众文娱活动十分活跃。1986年,北厍乡文化中心成立,与文化站合并,总建筑面积721平方米,活动面积572平方米。设电影院、 图书室、文化茶室、桌球康乐室、乒乓室、棋类室、老人活动室、音乐室、摄影室、美工室、录像电视室。1992年,北厍镇被江苏省文化厅命名为省群众文化先进乡镇。1997年,北厍文化站开展对“汾湖叶氏午梦堂”的研究。1998年5月,成立午梦堂研究会。2001年,午梦堂陈列馆成立。2003年,全镇有各种文娱队伍10余支;镇图书馆、学校图书馆和村级图书室10余处,藏书8万余册。
1995年1月,北厍镇广电站在镇区建立有线电视网。至1999年,完成有线电视村村通工程。2001年,北厍镇广播电视站与文化站合并,成立北厍镇文化广播电视服务中心。
九
明清时期,北厍的徐灵胎、何翰墀等医生对中医治疗很有研究,积累了丰富的医疗经验,在周边地区颇负盛名。
民国期间,北厍境内私人诊所发展较快。从民国24年(1935年)至民国35年,开业的中医私人诊所有28处,分设在北厍集镇和农村。
1954年,私人诊所合并,组建北厍联合诊所。1959年,诊所易名北厍公社医院。1967年,农村各大队成立合作医疗站,配备赤脚医生,实行合作医疗制度。
1983年,医院更名为北厍卫生院。1996年,被苏州市卫生局评为国家一级乙等卫生院。2003年,医院占地面积10667.2平方米,房屋建筑面积2753平方米,万元以上设备12台,职工36人。
1997年,北厍镇成功创建省级卫生镇。至2003年,全镇先后有汾湖、东方等7个行政村被评为江苏省卫生村;11个行政村均建立村卫生室,汾湖村、沈家港村建成社区卫生服务站,全镇共有乡村医生34人。
十
北厍,钟灵毓秀,人才辈出。据旧方志记载,明清时期,北厍出过进士14名,举人24名,也出现不少业绩卓著的历史文化名人,其中有叶家埭叶氏家族的叶绍袁、西濛港徐氏家族的徐灵胎、大胜柳氏家族的柳树芳、葫芦兜张氏家族的张文璿等人物颇有名气。辛亥革命后,有近代著名爱国诗人柳亚子,女革命活动家张应春。在当代,更是人才济济,有被誉为中国放射化学奠基人杨承宗,著名眼科专家朱莲舫,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任职的少将许耀元,全国劳动模范肖水根。还有众多正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军事等领域为社会的发展做出卓越贡献的高级人才和功臣模范。他们是北厍的财富,是北厍的骄傲,是激励北厍人奋勇前进的榜样。
北厍历史上留下不少文物古迹和具有一定特色的古村落。至2003年,全镇还保存着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的张应春烈士墓,被列为吴江市文物保护单位的张应春故居,以及被列为吴江县文物控制单位的内省堂、胜秀桥和怀清履洁坊。